民航局机场司张严峰处长:新技术助推四个机场建设

飞友科技 chinaacdm 09月28日 17:04

  在9月4日-5日在京举办的2018年机场新技术在运行安全和航班保障中的应用研讨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安全处处长张严峰莅临会议,并带来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新技术助推四个机场建设》为主题的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民航工作的三个核心要素


  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民航局《关于中缅通航一周年的总结报告》上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这三句话至今还挂在民航局机关大楼里,并成为长期指导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引。周总理的批示之所以由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点出了民航工作的三个核心要素——安全、服务和效率。长期以来,我们民航工作几乎就是围绕着三个问题开展的。去年冯正霖局长在“加快推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上提出的“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依然离不开安全、服务和效率这三大要素。其中,平安机场是对安全的直接要求,绿色机场和智慧机场更多关注的是运行效率问题,而人文机场强调则是旅客出行体验,重点在服务。“四个机场”理念是民航机场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引领,也是落实关于民航安全、效率和服务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


  未来靠什么来实现“四个机场”建设?在当前机场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机场数量越来越多,运量持续放大,运行环境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机场的安全能力、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真正让我们的机场做到既平安又绿色,既智慧又人文?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在机场系统的具体体现就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与运行保障能力跟不上的问题日益凸显。这种跟不上,依然主要体现在安全、效率和服务三个方面。


安全压力持续加大


  从2010年8.24空难至今,中国民航已连续保持了96个月、6300多万飞行小时的安全运行记录,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民航最长的安全周期。但在传统的人盯人的安全监管模式下,在行业连续多年以10%以上的增速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运行安全压力与日俱增。以机场系统为例,从2013到2017年,5年间我国机场的数量从193个增加至229个,增幅是18.7%,年均增加7个左右;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更是从7.5亿和732万飙升至11.5亿和1025万,增幅分别高达52.5%和40.1%。与之相对应,五年来机场每年报告的各类不安全事件和事故征候数量,以及相关万架次率也随之同步上升。今年以来,后发生的“2.26”张家口机场跑道侵入、“5.20”扬州泰州机场星联商务航空飞机偏出跑道以及“8.28”首都航遭遇风切变起落架遗失紧急备降深圳等一系列事件,一次次提醒我们,在长期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大意,运行安全底线必须牢牢坚守。


运行效率亟待提升


  具体体现就是我们的航班延误问题。从2005年以来的统计数据看,我国的航班正常率总体呈下降态势,由高峰期2007年的83.1%下降到2015年的68.3%。2016年在民航局党组大力倡导真情服务、狠抓航班正常的情况下,航班正常率反弹至76%。但2017年又出现较大 波动,2017年上半年全国航班正常率不足60%。直到2017年8月15日,冯正霖局长在月度安全形势分析会上,对航班正常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指出全行业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严格把控运行总量、科学把握运行标准、持续改进保障能力和强化技术手段支撑等四个方面下功夫,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正常的关系。此后,在民航各方面特别是空管系统积极努力、深入挖潜之下,我们的航班正常性得以快速修复。去年8月到今年上半年,全国航班正常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但进入雷雨季节以来,受极端天气影响,今年7、和8两个月的航班正常率只有70%左右。作为靠天吃饭的行业,在没有新的技术突破作为支撑的情况下,航班延误问题将是长期影响和困扰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而在航班延误,特别是大面积延误过程中,机场作为服务保障单位,常常因为运行指挥效率不高、保障设施配备不足、调配不力等问题成为社会公众直接质疑的对象。


旅客服务差强人意


  优质高端的服务一直是我们民航赖以发展的金字招牌,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民航局党组提出的“一二三三四”的工作理念中,无论是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还是坚守真情服务的底线,都体现了我们对旅客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但是近年来在机场运量锐增,服务保障设施设备无法与之同步增长的情况下,我们服务保障工作越发难尽人意:航站楼越来越拥挤、安检和通关效率不高、卫生间异味难除、蹲位设置不合理、残疾人和母婴服务设施不健全、餐饮价格偏高等一系列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旅客在机场的出行体验,也让民航服务的金字招牌大打折扣。与此同时,近年来高铁行业快速发展,高端大气的候车大厅、直接刷身份证乘车的便捷体验、平稳快速准时的运行以及常旅客积分、淡旺季票价调节等等都给民航带来了直接挑战。未来,在高铁速度越来越快、覆盖的城市越来越多、旅客出行体验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居安思危,及时调整、改善我们的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我们将有可能在和高铁的竞争过程中逐步丧失优势。


  面对上述矛盾问题,如何应对并有效加以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答案。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其中第四个方略就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民航业应积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工作要求,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结合民航强国战略八大特征中的“具有先进、可靠、经济的安全安保和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和“引领国际民航业发展创新能力”两大特征,加快推进机场新技术应用,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破 解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全力推动“四个机场”建设。

1538125232635316.jpg


  在此方面,我们已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尝试,并已经开始取得明显成效——


顶层设计上


  民航局已在去年9月正式成立了机场新技术应用领导小组,并由冯正霖局长亲自任组长,董志毅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业务司局作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机场司;今年7月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发布了《机场新技术名录指南》,重点聚焦机场运行安全和效率,兼顾便捷服务以及施工安全,列出4大类25项新技术。根据机场实际运行需要和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情况,《名录指南》将采取动态发布形式,定期更新。后续,民航局将积极完善相关财经政策,鼓励和支持各机场管理机构购买使用《名录指南》涉及的新技术产品。


技术推广上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民航局一直在致力研究机场新技术应用的问题,并充分借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工作平台,会同空军全力推动新技术在机场领域的融合共用。去年9月军民航双方在成都召开军民合用机场融合发展联席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机场新技术融合共用,助力军民航协同发展”。会上,军民航主要领导就推动双方在军民合用机场领域的主动融合、全面融合、精准融合,积极整合技术力量,共同推动新技术产品在军民航机场领域推广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来自深圳大疆、空军机场保障设备研制中心等9家机场新技术厂商围绕会议主题介绍了相关新技术产品,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今年军民航双方还将在无锡继续召开军民合用机场融合发展联席会议,期间还将举行军民航机场新技术产品展示会,汇集近几年军民航双方较为成熟且应用成效较为明显的新技术产品进行集中展示。


实际应用上


  随着民航局从政策层面积极推动、相关科研机构从技术上不断创新、机场管理机构从理念上逐步转变,新技术在机场领域的应用工作取得了不小突破。很多新技术产品已经在相关机场实际应用、开花结果。比如北京新机场在建设过程中,在国内首次实现强夯等机场飞行区工程的数字化监控,首次大规模在航站楼建设中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设计、施工,在未来建成运行后,还将大量使用FOD探测、A-SMGCS(高级场面引导系统)、毫米波雷达安检等先进技术。此外,郑州机场推行的“无纸化”乘机服务、深圳机场的安保反恐智能化建设、呼和浩特机场的智能生产运行系统等等都是新技术在机场领域应用的有益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新技术在机场领域投入使用,进一步发挥科技的创新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机场的安全、效率和服务水平。


课题研究上


  根据民航局党组推动“四个机场”建设的工作部署,已明确由机场司负责牵头相关课题研究。今年初,机场司委托中航信、民航大学等科研单位组建了未来机场研究课题组。经前期工作研究,课题组确立了“以智慧机场建设为引领,绿色和人文机场为两翼,着力打造平安机场”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未来机场的概念,拟通过未来机场统领“四个机场”建设。课题组先后对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的“能源集中集控系统”、深圳机场的“未来机场建设项目”以及南京、杭州机场的智慧规划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邀请了工信部电子情报所“智慧城市”课题组系统介绍工作经验,并广泛联席了阿里、百度、腾讯、华为等行业外技术企业,就“四个机场”规划建设方案进行意见征集。近期,课题组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导则+N个标准+一个评价指标体系”的工作目标,后续将按照既定目标全面推进相关课题研究,尽快形成工作成果,进而引领全国机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全面提升机场的科技含量。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机场新技术应用工作刚刚上路,未来还有大量实际工作需要我们去推动落实,还有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还有大量的技术难题需要我们去挑战攻坚。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对此,民航人应积极响应,在“四个机场”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机场新技术应用,用科技颠覆机场行业发展业态,用科技刷新民航旅客出行体验,用科技助推“四个机场”建设,用科技实现我们的民航强国之梦!


相关文章推荐